解决民生难题,广东省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
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陈欢欢
2021-11-11 12:48

广东省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建工设计院)11日消息,建工设计院党支部全方位、多角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,扎实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题,及时将学习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担当。

建工设计院负责的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场地维修改造项目,位于广州荔湾区旧居民区内,办公用楼为楼龄30多年的旧楼,面对工期时限短、资金到位不及时、旧楼维修改造难度大等问题,以及突发疫情带来的挑战和压力,从前期摸查到维修改造设计,建工设计院充分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进行对接交流,和项目团队各专业负责人同心合作,在设计上精益求精,根据实际情况迅速提出解决方案,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,设计效果令人满意,认真、细致、严谨、负责的工作作风得到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充分肯定,专程发来感谢信。


党员技术专家吴广太开展“传帮带”“师带徒”现场,技术人员业务技能得到明显提升。

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四好农村路”重要指示精神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向往,建工设计院负责承接粤东汕头、潮州、梅州等7个地市132座危桥改造项目设计任务。132座危桥分布于7个地市100多个村镇中,点多面广,农村危桥多位于村、镇中,需同时与市、县、镇、村等多级部门沟通协调,设计方案协调工作难度较大。

为了让农民告别“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脚泥”,实现“出门水泥路,抬脚上客车”,建工设计院充分调动全院资源,发挥一专多长优势能力,集中力量胜利攻克设计任务。党员干部带头扎根项目一线,充分评估危桥现状、调研使用需求、考察周边环境,以专业优质的设计打通了地方需求与施工建设的技术壁垒。

为加快改造进度,建工设计院突破常规项目思维及工作模式,先为项目现场提供施工图初稿协调开工事宜,再结合项目特点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,动态调整设计图纸,不惧增加图纸修改工作量,有效推进了危桥改造进度,为当地农民铺就了“康庄大道”。

位于平远县的东片桥是进出村子的必经之路,改造前桥墩塌陷,岌岌可危。在设计、施工以及地方政府多方努力下,不到半年时间,宽10米、双车道的桥梁竣工通行,一桥架通了村庄的一河两岸,当地老百姓竖起大拇指。

(原标题《解决民生难题,广东省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》)

编辑 特区报-连博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-郑蔚珩(客户端),特区报-张雪松
(作者:深圳特区报记者 严俊伟 通讯员 陈欢欢)
免责声明
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,任何人不得复制、转载、摘编、修改、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
推荐阅读
读特热榜
IN视频
鹏友圈

首页